近期,針對消費者反映比較突出的停車繳費問題,上海市網信辦、市市場監(jiān)管局在“亮劍浦江•2023”專項執(zhí)法行動中進行了集中治理。上海市商場停車場推出停車繳費“純凈碼”(不收集任何個人信息)的消息,引發(fā)了廣泛關注。據媒體報道,上海市在16個區(qū)462家設立了停車場的商場中,率先推出了純凈二維碼。下一步,上海將實現全市主要商場停車場景下個人信息保護全覆蓋。此舉可謂在全國范圍首創(chuàng)了“上海經驗”。
消費者苦二維碼侵權久矣。掃碼繳停車費、掃碼點餐、掃碼付款……掃碼消費是一種方便快捷、應用普遍的電子消費手段。但掃碼后被強制關注公眾號、要求加入會員、需要注冊登錄等現象,讓許多消費者不勝其擾,同時還擔心個人信息被無端泄露,嚴重影響了二維碼的正常、安心使用。
一些餐廳、停車場在掃碼后設置了很多額外“條件”,比如不關注微信公眾號、不授權商家獲取個人信息就不能點餐、支付。掃碼點餐、繳費后發(fā)現被收集了手機號、頭像、昵稱、位置信息等,有的甚至在消費者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允許訪問通訊錄、相冊、麥克風等。消費者掃碼點餐、繳費后,手機就變成了“裸奔”狀態(tài)。
消費者掃描二維碼時,通常會被收集的信息包括用戶的設備信息,如手機型號、系統(tǒng)版本等,由于這些信息是唯一的,因此可能被不良二維碼商家通過技術手段獲取到消費者的個人隱私信息。《個人信息保護法》等相關法律和標準明確規(guī)定,究竟獲取多大范圍的用戶個人相關身份信息,取決于應用的目的(即最小必要原則),超范圍的收集都是違法違規(guī)的。
消費者選擇掃碼服務并不代表其同意將全部的個人信息權益讓渡給商家,商家超出具體服務的必要范圍強制獲取消費者的個人信息,都應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上海的“純凈版”停車繳費碼,要求商家必須遵循個人信息收集最小必要原則,為停車消費者提供最為便捷的掃碼方式快速繳費離場,不得出現誘導或強制收集消費者個人信息等違規(guī)行為?!凹儍舸a”推出后,消費者只需完成“輸入車牌號、點擊繳費”兩步,耗時10秒左右就可開車離場。
信息手段的應用在有利于消費者和行業(yè)的同時,不應以犧牲個人信息安全為代價。個人信息保護需要社會各方共同筑牢法治觀念。二維碼治理的“上海經驗”無疑是開了一個好頭,希望商家嚴格把握處理消費者個人信息的范圍,尊重消費者對其個人信息處理的知情權、決定權。希望消費者可以安心享受二維碼帶來的方便快捷,行業(yè)也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實現服務轉型升級。(武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