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體育運動,可強健體魄、堅韌性格,影響人生態(tài)度。少年強,則國強。2020年國家出臺一系列體育利好政策,今年兩會期間,體育教育再次成為重點話題。兒童青少年體育培訓行業(yè)迎來春天。為推進健康中國,實現體育強國,社會各界齊心協(xié)力讓“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成為每一個孩子的“生命雙螺旋”。
中國消費者報報道(記者 龐建新)“打羽毛球嗎”“打籃球嗎”“參加體能課嗎”……3月伊始,體育培訓教練身影活躍在北京一些中小學校門口。以往,等待接娃的家長多對此有些不耐煩,但這個春天不同,很多家長積極咨詢各類培訓項目。北京海淀區(qū)一家長高女士表示,從去年疫情暴發(fā)后開始重視孩子的體育。而今年兩會中有關體育教育的話題再次引發(fā)全民熱議?;蛟S兒童青少年體育培訓行業(yè)將迎來好時機。
體育產業(yè)新寵
如果還把體育理解為“頭腦簡單,四肢發(fā)達”,那就落伍了。體育產業(yè)正在進行著深刻變革。
從2020年出臺的《關于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fā)展的意見》《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到今年“十四五”主要目標任務中提出“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體育強國”成為新焦點。
北京冬奧組委體育部的副部長、全國政協(xié)委員王艷霞認為,青少年全面健康發(fā)展,包括身體素質的提升,是一個綜合性問題,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關注。
“學生沒有分數,就過不了高考,但如果只有分數,恐怕也贏不了未來的大考。”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xié)委員、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校長唐江澎關于“教育的真諦”的闡述引發(fā)熱議。他認為,好的教育應該是培養(yǎng)終生運動者、責任擔當者、問題解決者和優(yōu)雅生活者,塑造孩子們健全而優(yōu)秀的人格。
受我國素質教育及青少年體育培訓等政策推進,及家長教育觀念轉變的影響,我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培訓行業(yè)從萌芽發(fā)展到高速發(fā)展,僅用了不到10年的時間,如今該行業(yè)已經進入快速發(fā)展期。前瞻研究院數據顯示,大多數體育培訓企業(yè)成立于2015-2016年,主要培訓項目以包含籃球、足球、攀巖、平衡車、跳繩等為主。
少年強,則國強。然而,近年來我國兒童肥胖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2019年我國第四次營養(yǎng)健康調查報告顯示,全國6歲-17歲兒童青少年肥胖率10年時間增長了2倍,達到5300萬。特別是疫情期間,中小學生居家學習時間增多,受電子產品使用率高和運動量不足等影響,小胖墩兒、小近視等健康問題突出。
赫石少兒體能聯創(chuàng)(公司)郝萌萌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拖垮孩子的不是智力,是身體素質。而要提高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減少小眼鏡、小胖墩兒,讓孩子身心健康,體育運動是最好的“藥”。
愛踢客足球俱樂部合伙人孫軻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體育并非只是強身健體,更是塑造進取精神,健全人格,堅韌品質。
國家推進,政策鼓勵,孩子需要,從業(yè)者深耕,多重利好因素共同推進,讓“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成為每一個孩子的“生命雙螺旋”。
體育培訓如何標準化
有不少家長認為,體育培訓就是玩玩,跳繩、跑步、踢毽子哪一項都行。但家住北京回龍觀的楊女士認為,“玩”也需要有一套完整科學訓練體系,讓孩子玩出安全、健康、科學。
不能忽略的是,因體育運動或學校體測而發(fā)生意外的孩子不在少數。據記者了解,北京某小學12歲學生麥子(化名)因運動不慎扭傷腳踝,因為大意沒有及時就醫(yī),嚴重到“拄拐”上課。
“錯誤的運動模式容易導致孩子運動損傷。”赫石創(chuàng)始人經過一系列探究后發(fā)現,孩子進行任何專項體育的訓練,都需要一個好的體能基礎和持續(xù)的訓練,才能避免運動損傷和擁有更好的運動表現和能力,以及去應對日常學習運動和生活工作需要的能量消耗。
郝萌萌對記者表示,“體能訓練”這一概念較為新穎,屬于“年輕”的體育品類,赫石團隊從2013年創(chuàng)建,就開始研發(fā)適合我國少兒身體發(fā)育的體能訓練大綱,專家涵蓋了北京體育大學、上海體育學院、首都體育學院等高等學府的專家團隊以及美國、英國的專業(yè)機構。
“糾正錯誤的運動模式,以簡單的跑、跳、投、攀、爬、滾等10大類動作為基礎,為青少年建立正確的動作模式的體育運動,情節(jié)化、趣味性的設計,讓孩子更快樂地進行專業(yè)的運動。”郝萌萌表示,這便是體能訓練的目標所在。
與體能培訓不同,打算讓孩子走專業(yè)化路線的家長更關心教練資質、標準化教案及教學體系,如足球、籃球、橄欖球、棒球等項目。
對此,孫軻表示,愛踢客一直以來重視標準化體系建設,從2015年起,學員每節(jié)課都執(zhí)行標準化教案,如今已迭代第4版。“每次訓練前,這些教案都發(fā)給家長,讓家長知曉孩子練習什么。同時也可以反向監(jiān)督教練,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專家表示,體育培訓屬于新興行業(yè),尚缺少統(tǒng)一的標準和相應的監(jiān)管。在體育培訓行業(yè)尚未形成標準化和規(guī)范化體系的情況下,一些企業(yè)在探索不同發(fā)展模式的同時,應注重打磨產品質量和標準。
體育培訓也是育人
國際球星、退役球員、金牌獲得者……帶有明星效應的體育培訓確實能吸引一些家長,但僅靠噱頭很難忽悠日漸理性消費的家長們。
家住北京亦莊的王女士,2015年為6歲的兒子選擇了周末興趣啟蒙班。6年時光里,兒子由愛好啟蒙成長為專業(yè)球員、隊長。而陪伴兒子一路成長的王女士領悟到:少年足球不僅僅是一項鍛煉體魄的運動,也不是一場以成敗論英雄的競技角逐,它有更深刻的育人功能和社會價值。
體育培訓不是只培訓,還是育人。“育人是個緩慢的過程,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給一個人在孩童期扎根、施肥、澆水,要等到他成年后才能看到果實,現實中大部分人好像都等不及。”王女士如是表示。如今不少家長心懷焦慮,而裹挾著焦慮的教育培訓機構、看似繁榮的教育培訓市場很少注重回歸教育本質。
球場上,經??吹浇叹毢鸵恍┘议L在輸球后指責、批評,甚至謾罵。而王女士比較認可愛踢客教練們的培訓理念:重視培養(yǎng)孩子有獨立的思考和判斷,將足球作為教育載體,激發(fā)青少年對運動的興趣、對團隊和規(guī)則的認識,培養(yǎng)堅韌、勇氣、尊重、團結、幫助、包容、分享的精神內核。
“培養(yǎng)和輸送非常優(yōu)秀的球員固然重要,但是作為重要體育運動的足球應該回歸教育屬性——那就是育人。”孫軻認為。
社會輿論中常有這樣的感嘆:現在的孩子嬌貴,玻璃心,不能吃苦,怕挫折、難以控制情緒。郝萌萌和孫軻認為,這些問題在體育訓練里更容易被消化甚至轉化為動力和能量的。
郝萌萌表示,赫石創(chuàng)立的初心就來自一位母親想做出一款陪伴自己孩子的體育教育產品,加上創(chuàng)始人的心理學背景,課程設計研發(fā)“體能+心理”模式,讓體能成為陪伴孩子一生的能力,也因此對教練的招聘選拔以本科以上學歷和標準化培訓為要求底線。
“給孩子容錯的空間和成長機會,”孫軻表示,體育培訓應注重孩子的健康和興趣,鼓勵自我決策,強化團隊融合,鼓勵跨文化交流,提倡持之以恒,追求自我超越,學會規(guī)則意識。他們希望“讓足球改變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