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報道(記者李建)“彩縷碧筠粽,香粳白玉團”。又到了千家品粽、萬戶懸囊的端午節(jié),彩絲、碧粽、白瓤、清香這些字眼也開始從詩中走向餐桌,密集沖擊人們的視線和味蕾。
然而,市面上的粽子種類那么多,如何選、怎么吃才更健康更安全?粽子吃多了會不會發(fā)胖?諸如此類的和擔憂,也困擾著很多人。
中國營養(yǎng)學會理事、中國農業(yè)大學食品與營養(yǎng)工程學院范志紅教授認為,安全吃粽子,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考慮。
第一,原味粽子和各種雜糧粽是最值得推薦的類型。
目前,市售主流粽子大致分成4類。其中原味粽子大多沒有加油、加糖、加鹽。比如白粽子,小棗粽子,都屬于這一類。這類粽子的優(yōu)點是熱量不太高,和普通糯米飯差不多;干棗、蜜棗的熱量和大米相似。其中,干棗在水發(fā)并煮成粽子之后,熱量還有所下降,而蜜棗的熱量雖然下降較少,但一顆蜜棗并不會讓粽子變成熱量大炸彈。
近年來出現(xiàn)的各種雜糧粽,比如加入了紫糯米、紅小豆、綠豆、薏仁米、燕麥米、大黃米、小米等,或加入花生、栗仁、蓮子、紫薯等配料,因為沒有加入油,糖也比較少,熱量和白粽子、小棗粽子相差不多。
至于以豆沙、棗泥、果仁和果干等作為餡料的傳統(tǒng)甜粽子,因為豆沙和棗泥中含糖很高,所以熱量相對較高;而肉粽、蛋黃粽、海鮮粽等,雖然味道非常鮮美,蛋白質含量較多,但飽和脂肪含量和熱量也增加了不少。如果特別偏愛這兩種口味,則應控制攝入量。
第二,建議粽子應該當飯吃而不是當點心吃。因為粽子是糯米做的,也屬于糧食,其中富含淀粉和糖,所以要用來替代主食。如果把粽子當在三餐之外食用的點心,就相當于吃了兩遍主食,而且多半還是加了油和糖的主食,必然是會發(fā)胖的。
第三,糖尿病患者應先吃些蔬菜和肉類再吃粽子,這樣能幫助延緩血糖上升。無論加沒加糖,粽子中的糯米都是高血糖指數(shù)食物。
第四,控制食用粽子的數(shù)量并適量運動。多吃粽子有不良影響,并不等于少吃也有同樣的麻煩。一般來說,只要不是一頓吃好幾個,或在三餐之外再吃兩三個,熱量、脂肪和糖就不會累積很多。如果實在覺得吃多了,可以增加運動,大約一小時運動就能消耗一個普通粽子的熱量。
第五,粽子當早餐主食最不易發(fā)胖。建議擔心發(fā)胖的朋友把粽子當早餐主食吃,配豆?jié){、牛奶和蔬菜,這樣,血糖不會升高過快,同時也能增加蛋白質和膳食纖維,延緩消化,提升飽腹感。其次的選擇是午餐吃粽子,把粽子當主食,同時注意多配點蔬菜和少油的魚肉類食物。